朋友失恋了,在电话那头听她失落地说:“他说很爱我,但是没有爱到为我放弃事业的地步。所以,我输给了他的事业。他在衡量我和他事业的价值,我比不过他的事业。”
很多恋爱中的人,尤其是异地恋,当到了“择一城终老”的地步,势必有一方要放弃自己固有的圈子而去融入到对方的生活中去。这时候恋人们的抉择就看起来特别有价值,像是把对方放在了自己的天平上。
不只是爱情,亲情、友情亦如此。从我们一生下来就会在意抚养者有没有对我们关心,如果我们成长过程中还有其他姐妹,我们便会质疑自己的爸妈心中的地位。朋友之间也有类似地衡量和比较。说好了你结婚我来当伴娘,但最终你还是选择了别人;你们一起去旅行,而不是和我;你有事情找她,而不是找我……
在我们大脑里有个潜在的排序思维,也就是人际交往中有个排行榜。每个人对自己在乎的人,都会特别在意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,当看到的结果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时就会产生痛苦,今天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从排序思维中解脱出来。
第一,我们要考虑,我和这个人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?人一生中的人际关系是变化的,这个排行榜也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发生变化。
人在小的时候受到爸妈的照顾,爸妈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最高,后来随着渐渐长大,有了朋友、恋人,甚至结婚后有了孩子,这些人的出现会让我们的排行榜浮动。所以你不可能永远在一个人的排行榜里是第一位的。
第二,排行榜里比对的对象是人还是物?不要自我物化。
朋友或家人一起吃饭时,很多人会拿出手机来玩,这样有些人就会觉得自己比不上手机重要。再比如,你对宠物的关爱会引起伴侣的嫉妒,经常有人感慨,“人不如狗,人不如猫”等等。再来看看文中提到的异地恋的朋友。婚姻不是恋爱的简单升级,原本两人的关系要升级到两个家族的关系,如果靠牺牲一方的利益来成全一段关系,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负担。人和事业的发展是无法做比较的。
如果我们硬要和这些比,那就是把自己放置于一种物化的地位,也是没有意义的。实际生活中你是与人打交道,所以把这些从你的排行榜中去掉吧。当然,为了避免别人做比较,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去玩手机,在关爱宠物的同时也要多关心伴侣。
第三,我们所谓的人际排行榜是人际交往的总榜单吗?不同类型的关系不能直接拿来做比较。
你最喜欢的老师和你最喜欢的明星两者是不可以做比较的,有多少种人际关系就有多少个排行榜。就像梵高的《星月夜》和舒伯特 《小夜曲》两者无法做比较一样。
关于排序思维有个经典的问题就是,妈妈和女朋友同时掉入水中到底先救谁。有个得人心的回答是:先救妈妈,然后再回到水里陪女朋友一起死。这大约是在不同排行榜里做的最佳选择。
你在他人心中的地位,永远是别人做决定,倒不如摆脱这份焦虑来好好经营你和别人的关系,而不是处在时刻比对的焦虑之中,毕竟你该学着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来和你相处。 |